体温传感器
约 1441 字大约 5 分钟
体温传感器
一、用途
体温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人体或物体的温度。在医疗领域,它能帮助医生准确获取患者的体温数据,以便诊断病情,比如判断患者是否发烧,以及监测发热患者体温的变化情况。在工业生产中,可用于监测一些设备运行时的温度,防止设备因温度过高损坏。在智能家居场景里,能感知室内人员的体温,为智能空调等设备提供数据,实现更精准的温度调节。
二、常见分类
接触式体温传感器
- 热电偶式:通过两种不同金属连接点处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。它响应速度快,能承受较高温度,常用于工业高温测量和一些医疗设备中。
- 热敏电阻式:其电阻值会随温度变化而改变。有正温度系数(PTC)和负温度系数(NTC)两种。NTC热敏电阻应用较为广泛,精度较高,在家用体温计中很常见。
非接触式体温传感器
- 红外体温传感器:通过检测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温度。测量速度快,无需与被测物体接触,常用于公共场所的体温筛查,如车站、机场的体温检测设备。
三、技术原理
接触式体温传感器原理
- 热电偶式: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形成闭合回路,且两个连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,回路中会产生热电势。通过测量这个热电势,再根据已知的热电势 - 温度关系,就可以计算出被测温度。
- 热敏电阻式: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。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,再利用这个函数关系,就能得到对应的温度值。
非接触式体温传感器原理
- 红外体温传感器: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向外辐射红外线,物体的温度越高,辐射的红外线能量越强。红外体温传感器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线,将其转化为电信号,经过处理后得到物体的温度。
四、应用场景
医疗场景
在医院的各个科室,体温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体温计、监护仪等设备中。医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公共场所
车站、机场、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,会安装红外体温传感器进行体温筛查。一旦检测到体温异常的人员,能及时发出警报,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。
智能家居
智能空调可以结合体温传感器的数据,根据室内人员的体温自动调节温度,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。
ThingsCloud物联网平台使用场景
- 设备接入:将体温传感器接入ThingsCloud物联网平台,无论是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体温传感器,只要具备相应的通信接口(如RS485、WiFi等),都可以轻松与平台连接。
- 数据采集:平台可以实时采集体温传感器的数据,将其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。用户可以通过平台的可视化界面查看历史体温数据和实时体温曲线。
- 定时控制:例如在医院病房中,可以设置定时采集患者体温的功能。每隔一段时间,体温传感器自动采集数据并上传到平台,方便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体温变化。
- 告警通知:当体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,平台会立即发出告警通知。可以通过短信、邮件或APP消息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,如在公共场所检测到体温异常人员时,及时通知防疫人员。
- 智能联动:在智能家居场景中,当体温传感器检测到室内人员体温较高时,平台可以联动智能空调自动降低温度;或者当检测到体温过低时,联动地暖设备提高室内温度。
五、使用举例
医疗场景举例
在医院的普通病房,护士使用带有热敏电阻式体温传感器的电子体温计为患者测量体温。将体温计放在患者腋下,等待几分钟后,体温计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,计算出患者的体温,并显示在屏幕上。护士将体温数据记录下来,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判断患者的病情。
公共场所举例
在机场的安检通道,安装了多个红外体温传感器。当旅客通过安检通道时,传感器快速检测旅客的体温,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控系统。如果检测到某旅客体温超过37.3℃,监控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,引导该旅客到一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。
智能家居举例
在一个智能家居环境中,客厅安装了体温传感器。当主人坐在沙发上时,体温传感器实时监测主人的体温。如果主人体温升高,传感器将数据上传到ThingsCloud平台,平台根据预设的规则,联动智能空调降低温度,为主人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