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阻式传感器
电阻式传感器
一、用途
电阻式传感器主要用于将各种非电物理量,如位移、压力、力、加速度、温度、湿度等转换为与之有对应关系的电阻值变化,然后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间接测量这些非物理量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我们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容易测量的电阻值,方便后续处理和分析。
二、常见分类
1. 电位器式传感器
它是一种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值的传感器。可以用于测量线位移和角位移,比如在一些机械装置中测量滑块的移动距离或者轴的转动角度。
2. 应变式传感器
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。当被测物体受力产生变形时,应变片也会随之变形,导致其电阻值发生改变。常用于测量力、压力、扭矩、加速度等物理量。
3. 热敏电阻传感器
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显著变化。分为正温度系数(PTC)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(NTC)热敏电阻。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,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。主要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。
4. 光敏电阻传感器
光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改变。光照越强,阻值越小;光照越弱,阻值越大。常用于光强测量、光控开关等方面。
三、技术原理
1. 电位器式传感器原理
电位器由电阻体和滑动触点组成。当滑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移动时,就改变了触点到电阻体两端的电阻丝长度,根据电阻的计算公式(R = \rho\frac{L}{S})(其中(\rho)是电阻率,(L)是电阻丝长度,(S)是电阻丝横截面积),长度(L)改变,电阻值(R)也就随之改变。
2. 应变式传感器原理
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物体表面,当物体受力变形时,应变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形。应变片的电阻丝长度和横截面积会发生变化,从而导致电阻值改变。这种电阻变化与物体的应变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,通过测量电阻变化就可以得到物体的应变情况。
3. 热敏电阻传感器原理
热敏电阻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。当温度变化时,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会发生变化,从而导致电阻值改变。不同类型的热敏电阻(PTC和NTC)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不同。
4. 光敏电阻传感器原理
光敏电阻的材料通常是半导体。当受到光照时,半导体材料中的价带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跃迁到导带,产生电子 - 空穴对,使载流子浓度增加,电阻值减小。光照强度不同,产生的电子 - 空穴对数量不同,电阻值也就不同。
四、应用场景
1. 工业自动化
在工业生产中,电阻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机械的位移、压力等参数。例如,在自动化生产线上,通过电位器式传感器测量机械手臂的位移,确保其准确到达指定位置;利用应变式传感器测量设备的受力情况,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。这些传感器可以将测量数据接入ThingsCloud物联网平台,平台可以实时采集数据,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。一旦设备的位移或受力超出正常范围,平台可以及时发出告警通知,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。同时,还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实现智能联动,如当压力过高时自动停止设备运行。
2. 环境监测
热敏电阻传感器和光敏电阻传感器可用于环境监测。在气象站中,热敏电阻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温度,光敏电阻传感器可以测量光照强度。这些传感器的数据可以通过ThingsCloud平台进行采集和存储,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环境数据。平台还可以设置定时控制功能,例如定时采集数据,以便对环境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。如果温度或光照强度超出设定的阈值,平台会发出告警通知,为环境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。
3. 智能家居
在智能家居系统中,电阻式传感器也有广泛的应用。比如,利用热敏电阻传感器实现室内温度的自动调节。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,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ThingsCloud平台,平台可以控制空调等设备的运行,实现智能温控。光敏电阻传感器可以用于智能照明系统,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,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。
五、使用举例
1. 电位器式传感器测量位移
假设有一个机械滑块在导轨上移动,我们要测量它的位移。将电位器安装在导轨旁边,使滑动触点与滑块相连。当滑块移动时,滑动触点在电位器的电阻体上移动,导致电位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。通过测量电阻值,根据事先标定的电阻 - 位移关系,就可以得到滑块的位移。将电位器的输出信号接入数据采集模块,再将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到ThingsCloud平台,平台可以实时显示滑块的位移数据。
2. 热敏电阻传感器控制温度
在一个小型温室中,我们要控制室内温度。安装一个热敏电阻传感器来测量温室的温度。将热敏电阻传感器的信号接入控制器,控制器再通过网络与ThingsCloud平台连接。在平台上设置温度的上下限,当温度低于下限值时,平台发送指令给加热器,启动加热;当温度高于上限值时,平台发送指令给通风设备,进行通风降温。同时,平台会记录温度的变化数据,方便后续分析温室的温度变化规律。